第03:副刊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“树叶”遐思

  俞国甫

  前几天在市区中心看到了一家店铺,店名为“树叶”,混沌中进内一探究竟,原来是一家典雅的茶叶茶歇店。茶叶来源于茶树的嫩叶,经过采摘后加工而成,茶树是有用树材的一种,将树叶作为经营茶叶的店名,大有对茶文化广而拓之的思路。店铺的经营内容也依托品茶这一基础内涵进行外延扩展,不仅让人思绪豁然开朗。

  年轻时因长辈曾在茶场劳动,我也有时上茶叶山帮忙采摘,采摘时但见茶树上的枝叶闪烁着绿绿的小尖,煞是可爱。采摘后的茶树枝干上,不几天又冒出两到三片嫩芽,这也是茶树表现出一种不绝如缕的精神。它们在不断抽芽,在抽芽中奉献。三三两两的茶农沿茶树平行采摘,她们头戴草帽,背着竹篓,弓着腰,把一片片尖叶摘下,放在篓内。年长的老者还会在采茶间隙哼唱“采茶采得喜洋洋……”等歌曲,让大家在劳动中放松心情。看着她们的娴熟劳作,我切身感悟到茶农的辛苦。采摘下来的墨绿小叶被送往开阔的场地上晾晒,炒制加工,运往各地,供人品尝,它们是茶文化的现实载体。清茶一壶,待客之道,茶叶飘香时,那种清雅的香,宛如天籁。不禁让人觉得泡一杯慢品是一种舒展生活的情调。

  从字面上看,“茶”字。木上有人,头戴草帽,寓意一位采茶工,头戴草帽在茶蓬间采摘。静心体会,这太符合“采茶”时的意境了。以前在喝茶中听好友说,“茶”字可分解为人在草木之中,与天地合一。其实,这是大家抒发自我的一种浪漫情怀,喝茶不分场合,可以是华堂,也可以是田野,更有坐在亭子里品茶的,如果他们也能到茶场去看一看,体会该是不同的。

  说到茶馆,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电影《沙家浜》中的地下工作者阿庆嫂,以茶馆经营为掩护,在白色恐怖中临危不慌、处变不惊,端起茶壶没事一样,展示一种不卑不亢、笑迎八方的经营之道。现随着网络的发展,网销成为趋势,上次在媒体上也看到过有山区人家在网上销售茶叶,体验了“互联网+茶叶”的新时尚。

  回想那茶文化的点滴,记忆的闸门总缓缓展开。这一瓣树叶默默地奉献着自己,受人喜爱但不骄慢,始终保持一份朴素,人生也正如一片树叶,在成长的岁月上从家庭、各级学校到从业岗位几度漂转迁移,经受学校、社会、生活的层层打磨,慢慢浸泡,终将成为清香淡雅、沁人心脾的茶客。

  人生如戏,也恍如一盏茶的工夫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要闻
   第03版:副刊
   第04版:专题
寻苏轼
摄影
七号墙门
“树叶”遐思
小海鲜望潮
新江北报副刊03“树叶”遐思 2020-11-23 2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